
2019年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定于5月20日至6月20日举行,这是第八个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。今年的活动主题为“科学做好入学准备”。
家 长 篇
1、“幼小衔接班”到底该不该上?
幼儿入学前,一些家长往往担心幼儿的知识储备不足,难以应对小学的学习,提前让幼儿学习小学知识,这种做法是不对的。如不遵循幼儿成长的年龄特点,很容易损害幼儿对学习的兴趣,此外,幼儿提前掌握了小学的学习内容后,如:拼音、百以内的加减等,容易使其变得不爱倾听、影响其专注力,降低学习质量。所以说,幼儿的学习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,每个阶段该学什么、怎么学都是有方式方法的,而不应强加于幼儿,否则会适得其反。
2、面对幼小衔接家长应该持怎样的态度?
上小学是孩子成长中的一件大事,家长要理性看待孩子上小学的问题,不能单纯以上小学可以背书包、戴红领巾等表面现象吸引孩子,要通过参观、交谈等活动,正确帮助孩子了解小学及小学生的生活,激发孩子做一名小学生的愿望,从而形成正确的入学动机与学习态度。要以积极的态度去感染孩子,既不要过于紧张,也不要松懈,要激发孩子上小学的热情,全面关注孩子的发展,面对问题时积极与孩子沟通。在幼小衔接这一特殊发展阶段,需要家长的支持和鼓励,帮助孩子顺利度过这个成长过程。
3、如何激发孩子上学愿望?
家长可以常带孩子到附近或将要就读的小学实地参观,与孩子一起熟悉学校的环境,如:教学楼、图书室、微机室、操场等,激发对学校的向往。可邀请周围认识的小学生来家做客,让他们讲讲学校的事情,如:学习、考试、活动等,让孩子对小学生的学习生活提前有所了解,消除对小学的陌生感。家长要以积极的态度去影响孩子,正面引导帮助孩子了解小学生的生活。通过参观、交谈,激发孩子做一名小学生的愿望,从而形成正确的入学动机与学习态度。
4、如何减轻孩子对家长的依赖心理?
孩子进入小学以后,将开始独立处理周围的事情,部分孩子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情绪。因此在孩子入学前,家长就要试着让孩子从心理上“断乳”,可以有意识地延长离开孩子的时间,增加孩子独立活动的时间。要有意识地给予孩子决策权,尽可能让孩子自己决定自己的事情,做力所能及的事。家长可以让孩子自己整理书包,根据课程表带好相应的学习用品等,只要是积极参与,即便是微小的进步也要作出充分的肯定。另外,家长要从小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,学会对自己的事情负责,避免诸事都求别人帮忙的现象。